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上观新闻】学者圆桌 | 疫情等背景下,欧洲经济形势和发展前景如何?

发布者:商学院品牌部                                                                 来源:华东理工商学院


2021年3月5日,由上海欧洲学会主办、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承办的《欧洲经济形势报告2019-2020》发布暨研讨会在沪举行。以下是来自上观新闻的报道:


学者认为,对于欧盟来说,成功应对疫情并非一波动荡的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而是开始的结束。





2020年,一场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重创全球经济。在欧洲,多国相继实施大规模封锁,一度使经济停摆,失业率飙升,甚至有评论称之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近来,尽管一些欧洲国家的疫情有所缓解,经济生产活动随着国家“解封”而“重启”,但面临疫情反扑等因素,欧洲经济发展前景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在此背景下,由上海欧洲学会主办,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承办的《欧洲经济形势报告(2019-2020)》发布暨研讨会昨天在沪举行。


疫情下的欧洲经济形势


与会学者指出,两轮疫情给欧洲(包括英国)带来了巨大损失,包括2000多万人感染,50多万人死亡。同时,欧盟经济自去年第二季度以来整体呈现“四负”、“四高”的发展特征:负增长、负利率、负收益率、负能量、高强度、高杠杆、高强度政策刺激和高风险。


为应对疫情,欧盟和成员国纷纷提出了5400亿欧元抗疫救助等计划,体现出以成员国为主,欧盟为辅;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的特征。但是,各国在救助方案批准和具体落实方面面临不少问题。


英国

在疫情和“脱欧”双重影响下,英国经济在2020年经历了大幅衰退。英国国家统计局称衰退程度创历史纪录,英格兰银行称之为170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英国财政大臣表示,疫情去年3月暴发以来有70万人失业,经济遭遇300年来最大跌幅,财政借贷水平达到非战时状态下的历史最高值。


学者指出,英国经济衰退较其他主要发达国家更为严重,这与英国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疫情应对不力,英欧贸易协议谈判一波三折等因素有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1月预测,英国经济2020年将衰退10%,2021年和2022年则分别有望取得4.5%和5%的增长率。学者认为,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完成“脱欧”协议的情况下,英国经济将会较快复苏,但仍面临英欧经贸协议落实等挑战。


德国

学者指出,受美欧贸易争端和英国“脱欧”影响,德国经济实际上在2019年就已陷入温和低迷状态。2020年,德国经济因疫情起伏,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下降5.1%。但从德国今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等迹象来看,经济复苏在望,预计2021年将增长5.3%,2022年有望回归正常水平。


学者指出,这是因为尽管消费和服务业受到巨大冲击,德国制造业在第二波疫情中就稳住了阵脚,并体现出韧性。其次,德国财政在疫情之前连续多年实现盈余,为其经济救助和刺激计划留出行动空间。再次,德国劳动力市场具有高度灵活性。此外,私人消费结构虽然发生变化,但在财政刺激下总体保持稳定。


而中国经济的迅速复苏也从稳定供应链和提供有效市场等各个方面为德国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学者援引德国去年底针对国内外企业出台的大型调研报告说,德国不会缩短全球产业链,甚至希望进一步将其分散化。而“中国将继续在德国的全球价值链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德国企业基本上不会减少在华投资。


北欧

学者指出,受疫情影响,北欧国家去年经济运行普遍出现负增长。面对疫情,北欧国家采取了相似的经济政策,包括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不过,北欧5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比如瑞典经济规模总量最大,而冰岛经济规模较小,人口稀少且远离欧洲大陆。但北欧国家存在一个突出特点——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市场长期低迷,北欧国家今后经济发展也可能受此影响。


不过,欧盟委员会和北欧部长理事会都认为,虽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对北欧的预期比南欧和东欧更乐观。2021年,瑞典、芬兰和丹麦经济或达3%的正增长。此外,在欧盟推行的数字和绿色新政中,预计北欧也将发挥一定作用。


中东欧

学者指出,中东欧17国经济在2019年平稳运行,且增速整体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但受疫情影响,形势急转直下。此外,由于疫情反弹,纾困计划作用不明显,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形势不明朗,需要外援。


在此背景下,中国-中东欧合作体现出新趋势。去年,双方合作的重要性更为突显,双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救济物资通过中欧班列运往欧洲……学者认为,中东欧国家在经济上对中国的倚重可能越来越强。


同时,中国-中东欧合作在三个方面的合作机制也日趋完善,甚至起到示范作用,主要表现在专业化和精准化合作,多层次地方合作,以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挑战与前景

学者指出,欧盟作为一个主体,其一体化的核心仍在经济,而经济基础对欧盟今后在国际格局中的定位来说也非常重要。但在欧洲经济一体化体现出韧性和对风险冲击的抗力的同时,欧洲在政治、外交、安全和国防等领域的一体化在危机冲击下面临的困难进一步加重。因此,从不同视角来看,欧洲一体化呈现出矛盾的现象。


此外,疫情还暴露了欧盟经济发展,乃至欧盟及其成员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弱点与问题,包括欧盟机构与成员国职权分散、功能重叠,欧盟本身的体制性问题,以及政局稳定堪忧等。


展望将来,学者鉴于欧洲已具备大规模接种疫苗条件,复苏资金出台等因素,认为欧盟经济危中有机。但对于欧盟来说,成功应对疫情并非一波动荡的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而是开始的结束。


学者指出,在疫情、“脱欧”、成员国领导人换届和美国总统换届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欧洲处在一个转折过程中,其经济也在相应作出调整。


可以预见,欧洲经济社会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承受疫情及相应措施带来的压力,经济复苏极可能出现参差不齐的态势。疫情之后,欧盟能否及时调整自身制度,深化团结原则,才是对欧盟的关键考验。


经贸合作推动中欧关系发展

学者指出,中欧关系的坚固基础及潜在的拓展领域在经济领域得到体现。双方在全球治理方面有很多共识,在经济领域也存在着交叉共赢的利益。


例如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无疑会对中欧经贸关系未来发展,甚至总体关系全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学者指出,这是一个重要象征——说明双方都重视该协定,中欧经贸关系互利双赢的性质也得到双方认可。此举也向欧洲,乃至全球发出重要信号——中欧在双赢基础上着眼于未来,推动进一步合作。


尽管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格局中,中欧关系面临一些挑战。但正因为中欧经济合作的坚实基础,使得双方仍可维持、拓展双边战略伙伴关系,这一点在中欧峰会上也被多次予以强调。


原文来源:上观新闻  |  发表时间:2021-03-06  | 作者:陆依斐

原文链接: https://web.shobserver.com/wxShare/html/347336.htm?t=1615017813975